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Sony FE 24-105mm F4 G OSS, Tamron 28-75mm Di III RXD F2.8 FE 瑜亮之爭的常用變焦鏡

↑兩支都是很好的常用標準變焦鏡頭,你要選那一支? 定焦鏡雖然好,但一般用途來說還是變焦鏡頭較為方便使用,在 Sony A7 系這類一般較泛用的鏡頭中,主要就是 Sony FE 28-70mm F3.5-5.6 OSS, Sony 24-70mm F4 Vario-Tessar T FE OSS, Sony 24-70mm F2.8 GM, Sony FE 24-105mm F4 G OSS 還有近來很火紅的 Tamron 28-75mm F2.8 Di III RXD FE。第一支 Sony FE 28-70mm F3.5-5.6 OSS 作為 KIT 套裝鏡,輕巧、便宜是他最大的特色,不過也就KIT鏡的樣子,中央成像還可以,但邊緣差強人意,一開始頂著用還可。第二支的 Sony 24-70mm F4 掛了「蔡司」之名,有著「蔡司」般的價錢,也頗為輕巧好帶,可惜以他的價錢對不起他的成像畫質,說真的和那支很便宜的KIT鏡頭相去不遠。第三支 Sony 24-70mm F2.8 GM 是大有來頭的GM系列鏡頭,當然品質沒話說,先不說價錢,體積重量說實在不是筆者的菜。最後就是本篇的重點 Sony FE 24-105mm F4 及 Tamron 28-75mm F2.8 FE,相信很多朋友都會在這兩隻鏡頭中難以決定,筆者手中剛好兩隻都有... 就和大家分享一下... 規格上的一些比較 Tamron 28-75mm F2.8 (A036) Sony FE 24-105mm G OSS 焦距 28-75mm 24-105mm 視角 75° - 32° 84° - 23° 光圈範圍 F2.8-22 F4-22 鏡片結構 12群15枚 14群17枚 光圈葉片 圓形9片 最近對焦距離及放大倍率 廣角端: 19cm (0.34x), 望遠端 39cm (0.25x) 廣角端: 38cm, 望遠端: 38cm (0.31x) 鏡頭手震補償 無 有 (OSS) 濾鏡口徑 67mm 77mm 天候能力 Moisture Resistant ~ 天候密封 Weather Sealed ~ 天候密封 體積重量 7.3 x 11.8cm...

極小極廣高CP - Laowa 7.5mm F2.0 M43 實戰及心得

↑Laowa 7.5mm F2 裝在 Panasonic GX85 上十分輕巧好用! 近年大陸的鏡頭廠商越戰越勇,其中這家老蛙是筆者近來特別有在關注的陸廠之一。這家廠商最先令我注意到是他們發表全幅 12mm F2.8 號稱零崎變的超廣角鏡頭。而這次入手是適用在 M43系統的超廣角鏡頭,等效 15mm 還有 F2的大光圈加上輕巧的鏡身的最大的特點,其他原廠的超廣角鏡頭在體積上可以全都大了好一大截呢,更不用說價錢... 重點規格 焦距 7.5mm (等效 15mm) 最大光圈 f/2 視角 110° 格式 M43 鏡頭結構 9群13枚 (非球片2片、超低色散鏡片3片) 光圈葉片 7 最短對焦距離 12cm 最高放大倍率 0.11X (等效 0.22X) 濾鏡直徑 46mm 尺寸 50 x 55mm 重量 170g(標準版)、150g(航拍輕量版) Laowa 7.5mm F2 這隻好在那? 目前 M43 系統中,主要的非魚眼的超廣角大約有 Olympus M.Zuiko 7-14mm f/2.8 PRO、Panasonic Lumix 7-14mm f/4以及Panasonic Leica 8-18mm f/2.8-4.0,不是說這些不好,口袋很深而且不覺得這些鏡頭相對大的朋友大可以回歸原廠的懷抱。光圈大、輕巧、可裝濾鏡、便宜是 Laowa 7.5mm F2 的主要優勢。但另外的麻煩是因為隻是確確實實的手動鏡頭,同時沒有電子接點,手動對焦是免不了的,另外另有機身防手震還需要手動設定焦距,手動鏡頭不多時是還好... 若有幾顆手動鏡頭可是會設到煩呢.... 外觀特色 包裝倒是有種還不錯的感覺,陸廠近年的進步明顯,包裝的保護性好,也不會有廉價的感覺。筆者買的是標準版,如果要裝在航拍機上,買最輕量的版本換取多一點的輕巧也可以說是必要吧,不過價錢才貴大約20鎂,老蛙是蠻佛心。兩個版本主要在鏡身材質有差別,鏡頭的光學部分是相同的。 筆者手上這隻標準版質感覺不錯,金屬感的機身蠻討喜,手動對焦環的阻尼適中,光圈轉環有輕輕的段感,切換時可以知道跳了幾級。 ↑包裝及主要所有配件 ↑鏡頭前緣直接印了序號,說真的不是很好看,但就算了... ↑藍色的一圈頗為搶眼 ↑金屬接環 ↑裝在 Panasonic Lumix GX8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