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lens」標籤的文章

Laowa 10mm F2 C&D-Dreamer - 有電子接點老蛙小巧廣角 M43鏡

{flike} ↑有電子接點的鏡頭在使用上還是方便不少! Laowa 10mm F2 C&D-Dreamer M43 登場   老蛙這個品牌相信有在接觸攝影的朋友應該不陌生,從他的產品線來看,我想稱他為專攻"超廣角"的廠商也不為過,無論全幅, APS-C, M43等等都有不少他們家的產品,像以前寫過的 Laowa FE 10-18mm F4.5-5.6 FE Zoom ,或者是 Laowa 7.5mm F2 M43 等都是這廠商優質的產品。這篇要寫的是老蛙 M43 產品線的新產品 - Laowa 10mm F2 C&D-Dreamer ,也是一支等效 20mm 超廣角大光圈的鏡頭,最大特色還是在 M43 產品線上首次加入了電子接點,光圈變成由機身控制,雖然是手動變焦,但因為有電子接點的關係,所以在轉動對焦環的瞬間就會連動畫面放大確認的功能,所以使用上會較之前的 7.5mm F2 還更方便。 Laowa 10mm F2 的重點規格 焦距:10mm (等效 20mm) 最大光圈:F2 視角:96° 光學結構:7組11片 光圈葉片:5片 最短對焦距離:12cm 濾鏡直徑:46mm 尺寸:53 x 41mm 重量:125g *M43專用    Laowa 10mm F2 的優勢在那? 筆者其實從這隻鏡頭發表時已經馬上預購,大約 2021/1/4寄到,所以使用至今也超過 2個月,就一直忙 (?) 拖到現在才寫點分享文章 (拖出去打)... 以目前 M43 系統的光圈超廣角來說,這隻大概是最小最輕的一支,比之前的 7.5mm F2 航拍版還要輕上 25g,價錢也是略便宜一點點,加上有電子接點,一改過去完全手動無EXIF記錄的不便,不過 7.5mm F2 這鏡頭的電子接點版似乎也快要推出,推出之後這隻 10mm F2 的其中之一優勢不在。只是一隻等效 15mm ,一隻 20mm,實戰起來的差距還是頗大,至於喜歡那種焦距可能因人/因景而異,所以這大概要等你實際使用到這焦距時方能知道。   外觀特色 拿在手上的第一印象就是這也太小太輕一隻了,比起當年拿到 7.5mm F2 時還要再驚訝一點點,由於目前 7.5mm F2 已經不在,就用以下 Panasonic Lumix 7-14mm F4, Panas...

世界最廣全幅變焦輕巧鏡 老蛙 Laowa 10-18mm F4.5-5.6 FE Zoom 評測+心得

↑Laowa 10-18mm F4.5-5.6 FE Zoom 真是誇張的極致小巧全幅極廣變焦鏡呢! 喜歡拍攝風景、建築的朋友,相信或多或少都會對超廣角鏡頭有所憧憬,筆者過去用過的超廣角鏡頭極多,基本想每一家系統的超廣都有用過,但像老蛙這顆這麼變態的超廣角變焦鏡頭倒真的是目前的世界唯一。在此之前,世界最廣的變焦鏡頭應該就是 Canon EF 11-24mm F4L,過去用 Canon 系統時也是愛用鏡之一,但那價錢、體積、重量 (1.18kg) 實在是... 嗯.... 及後跳到 Sony 家之後,當前最廣的變焦鏡頭是 Sony FE 12-24mm F4 G,是比Canon 那顆輕巧很多,但體積仍舊是有點月半,後來也被筆者清掉了... 所以在去年 (2018) 有資料流出老蛙的這顆極小巧又廣的變焦鏡頭時筆者就甚為期待,後來出了後就馬上入手... (題外話,淘寶老蛙的價錢遠比美國賣價低) 正文開始之前,先和大家分享全幅10mm的視角是有多麼的誇張,以下用「新店之眼」的 10mm, 12mm, 24mm 的實拍來做範例。 ↑ISO 200, F11, 30s @ 10mm (Sony A7R2) (RAW 在 ACR 轉出,有調整亮暗部) 這麼「小」的新店之眼,應該不常見? 10mm 130度的視野威力誇張,十分暴力的廣 ↑ISO 400, F11, 30s @ 12mm (Sony A7R2) (RAW 在 ACR 轉出,有調整亮暗部) 12mm其實也蠻廣的了,不過如果你再往上看 10mm 的,也是有段明顯的距離 ↑ISO 200, F11, 30s @ 24mm (Sony A7R2) (RAW 在 ACR 轉出,有調整亮暗部) 作為對比,這是一般 24mm 視角的實拍,但... 這完全不能比吧.... 和 Sony FE 12-24mm F4 G 規格上做一些比較 Laowa 10-18mm F4.5-5.6 FE Zoom Sony FE 12-24mm F4 G 焦距 10-18mm 12-24mm 視角 130° - 102° 122° - 84° 光圈範圍 F4.5 (5.6) - 22 F4-22 鏡片結構 10群14枚 13群17枚 光圈葉片 ...

[老鏡分享] Minolta AF 100-300mm F4.5-5.6 APO D 小巧強大的長焦跑

↑Minolta AF 100-300mm F4.5-5.6 APO D 和 Sony A7R II 還蠻搭的 寫了好幾篇頗老的老鏡分享,現在先來換換口味,換一隻較「近代」一點而且有自動對焦功能的長焦砲 - Minolta AF 100-300mm F4.5-5.6 APO D,為什麼對這隻鏡頭有興趣?最大原因是 Sony FE 接環原生的長焦鏡頭數量不多,更不用說價錢偏貴,體積偏大。反正手上已經有 LA-EA4 轉接環,就來入手這隻 Alpha 時代的經典鏡頭看看實戰如何.... 先看看有多利? 這隻鏡頭筆者入手時間頗久,大致表現可以說是物超所值,先來看看實際能做到什麼程度吧? ↑ISO 400, 300mm, F8, 1/100s (上腳架) ↑上圖 100% 裁切 ↑ISO 200, 210mm, F8, 1/250s (手持) ↑上圖 100%裁切 不可否認的是,這隻鏡頭的成像表現是不是種銳利度令你嚇一跳的鏡頭?肯定不是,但紮實程度是不是落在夠用且還不錯的範圍,筆者認為是可以說是的。不過這每個人的價值觀不一樣,就留給大家判斷了。 關於此鏡 這隻鏡頭從1988年-2005年為止,總共前後有五個版本! 分別是: Minolta AF 100-300mm F4.5-5.6 (55mm, 410g, 對焦時鏡頭會轉動) Minolta AF 100-300mm F4.5-5.6 Xi (55mm, 440g, 對焦時鏡頭會轉動) Minolta AF 100-300mm F4.5-5.6 APO  (55mm, 435g, 對焦時鏡頭會轉動) Minolta AF 100-300mm F4.5-5.6 APO New (55mm, 435g, 對焦時鏡頭會轉動) Minolta AF 100-300mm F4.5-5.6 APO D (55mm, 485g, 對焦時鏡頭 不會 轉動, 對焦環變粗長一點) 筆者手上就是最"新" (2000年時代) 的 APO D 版本鏡頭,最重要是只有這個版本在對焦時鏡頭不會轉動,不會影響到濾鏡 (主要會是偏光鏡) 的使用,D版本還有另外的優勢就是支援 ADI 的距離資訊,在用閃光燈時更為準確,但這對筆者來說不必要就是... 也因為這樣最"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