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Microsoft Hyperlapse Pro V1.6 - 超有效的影片穩定軟體

↑Microsoft Hyperlapse Pro 介面極度簡潔,很易用,不過也... 筆者偶爾也會有做一些影片的錄影,雖然現代的相機大多強調有N軸方手震的功能,但手持錄影或多或少都會有晃動,也許在傾向靜庇時的晃動尚可接受,但只要有些動態甚至錄影中移動的情況下,N軸防手震亦是無可避免的有晃動感而令影片很難令人看下去,雖然有些影片處理軟體都說有晃動去除/減輕的功能,但大都差強人意... 筆者過去主要是使用 Adobe After Effect 中的 Wrap Stabilizer作為減震的處理,效果大都良好,只是處理速度甚慢而已。亦有試過 VirtualDub + Deshaker的plugin作處理,減震效果亦屬不錯,只是更為麻煩。Movie Maker (就是有點舊那套沒錯) 中的「視訊穩定」其實也有一定效果,只是Movie Maker最高輸出只到 Full HD 在現在已屬過時。 早在 2014年的暑假,Microsoft實驗室就有釋出一些範例及理論說明他們新的去除手震的方式,建成三度空間及計算前後圖關係、深度等的方式,看範例影片效果極好,所以就在那時起筆者就一直等Microsoft釋出工具。一直到2015年中左右,第一版的Microsoft Hyperlapse Pro 終於出現,筆者也第一時間下載 Trial 版本來玩玩,穩定效果大都有極好的表現,運算也很快,只是... 當時軟體可以吃 4K 的影片,但輸出最大居然只有 Full HD,就暫時算了。時至今日,突然又想起他,就去官網下載新的測試版看看,現在的版號已至 V1.6,一試之下,終於... 有4K的輸出了! 穩定效果當然仍然十分良好! 極簡潔的介面... (就是沒什麼可調的空間...) 這套 Microsoft Hyperlapse Pro 整體介面和他們家的 全景接合工具 (Image Composite Editor) 介面極為類似,只是可以調整的選項比起那套全景接合工具還要少很多,在 Hyperlapse Pro能做的大概就是基本的影片轉向(90度為單位)、設定開始、結束時間,設定解析度、幀率,設定快轉速度 (別忘了這套的主要功能就是要做 Hyperlapse的喔 XD),如果是使用"主流"的運動相機還可以額外選擇有的運動相機 及打開 Advanced ...

Canon EOS-M3 長期使用報告及簡單評測 (圖多)

↑最新一代的 Canon EOS-M3 終於來了... 總算 Canon 對於微單眼這個市場開始重視起來,作為 EOS-M 產品線的第3代 - EOS-M3 (以下簡稱M3) 的改進很有感,不會像 EOS-M "升級" 至 EOS-M2 時那般無感及無力,這一次 M3 除了帶來新的感光元件之外,手感的升級、可向上下翻轉的螢幕,最重要的,對焦速度終於有所提升!那麼 M3 真的值得購買了嗎? 如果是目前 M / M2 的使用者,值得花錢去升級嗎?我們一起來看看... Canon EOS-M3的重要特色 (紅色標示代為與 EOS-M 的不同) ● APS-C 2420萬 畫素感光元件, DIGIC 6 影像處理器 ● 全新 混合式 CMOS 自動對焦III 系統,擁有49個自動對焦點 ● ISO 100-12800,可擴充至 25600 ● 快門速範圍: 30s - 1/4000s,支持 B 快門,閃光燈同步為 1/200s ● 每秒連拍速度達 4.2 張,採用機械式快門 ● 提供 更深的握把、模式轉盤、曝光補償轉盤 等操作方式 ● 3" 104萬畫素觸控式螢幕,可以 向上下翻轉 使用 ● 熱靴座支援 外接高畫質EVF (236萬),EVF可向上轉使用 ● 最高可至 Full HD 錄影 (1920 x 1080 30fps),H.264 / MP4 格式 ● 使用 SD / SDHC/ SDXC 記憶卡,支援 UHS-I ● 支援 NFC / Wifi 功能 ● 電池採用 LP-E17 充電式鋰電池,可拍攝 250張 (CIPA) ● 背帶扣環為標準式常見規格 ● 機身尺寸: 111 x 68 x 44mm,約 319g (含電池、記憶卡) 更專業的造型,手感、操作性大升級 筆者過去就已經頗為喜歡EOS-M,亦為M出過一本書 「Canon 的秘密小武器:EOS-M 操作技巧x旅遊漫拍x進階應用」 ,這一次第3代的M3把玩至今已有兩個多月,目前已經是筆者日常主力之一,比起前代的進步明顯,操控感亦佳,如果你之前有使用過第1/2代的EOS-M,再看到如今的第3代,這一次以準專業的機身作取向,加深的握把、前轉盤、模式轉盤、曝光補償轉盤、方向鍵複合轉盤機背按鍵的配置等等都有更動,比起1/2代的M...